時間: 2013-08-05 01:06:09來源:經濟觀察報 2013/7/29 作者:jspca
上周,熱切推崇中國醫療體制改革模式的人士遭遇到了挫敗。國家衛生計生委7月23日通報,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廣東高州市人民醫院9個科室的39名醫務人員收受藥品回扣共282.8萬元,部分管理干部還通過泄露信息收受好處費。
前不久葛蘭素史克賄賂丑聞和福建漳州73家醫院腐敗案,表明中國醫療行業的回扣文化仍然十分盛行,藥品作為醫生和醫院收入來源的傳統路徑,仍難以被進行多年數輪醫改所根除。與此同時,中國三項基本醫療保險的歸屬權仍在爭奪當中,傳聞前衛生系統高層官員在寫給決策層的一封信中痛陳當下醫保管理體制對醫改推進的傷害,地方衛生廳長甚至放言,如果不改變現行由別部門控制的付費機制,公立醫院的改革將一事無成。
改革一旦陷入膠著,無法取得預期成效,一些舊現象和舊思路就容易回潮。然而哪怕是在外行人看來,把改革的成敗歸因于某一種外部的固有機制,而不琢磨撼動內部的利益格局,如果不是在尋找借口、推卸責任,那就是無論多大的動靜,醫改也不可能短時間改變醫院、醫生、衛生部門在現實醫療體制中的壟斷地位,權力在政府、醫院、醫生三者之間不斷易手,買單者只能是消費者。
7月26日,人大醫改研究中心發布了醫改評估報告,顯示17個試點城市的政策執行更多集中在醫療質量管理、公立醫院間協調、醫院信息化水平等方面,而執行程度較差的則是在明確政府辦醫責任、醫藥分開、管辦分開等方面。這表明,醫改在體制機制方面的改革仍然比較薄弱,政府部門對醫院的準入限制和行業管理權實際上加強了、醫院對醫生的身份限制和對藥企的談判地位依舊無法撼動。
20年前,公立醫院占醫療服務資源的98%,現在是94%-95%,仍然壟斷醫療服務市場,而這種市場壟斷地位,既成為醫生實現多點執業的障礙,也使藥品流通領域的改革至今難以取得實質性的突破,近年來頻繁出現的醫療腐敗行為,其制度癥結亦與此有密切關聯。
打破壟斷有多難?看看最近福建的做法吧,7月24日,福建省政府在向人大的報告會上說,要給予民營醫院事業編制,用于招聘引進技術骨干和緊缺人才。事業編制意味著政府需要從財政里補貼出錢,哪怕實際上民營醫院不怎么需要這筆錢,但反過來,當地可以對民營醫院進行更深的干預了,如果不聽話怎么辦?停掉你的事業編制。這種與”管辦分開”背道而馳的做法,像是在執行醫改政策嗎?當地為什么不直接取消部分公立醫院的事業編制,以此來達到平等競爭?
國務院剛剛公布了2013年深化醫改工作的安排,要求積極推進公立醫院改革,統籌做好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均等化、醫療衛生資源配置、社會資本辦醫、醫療衛生信息化、藥品生產流通和醫藥衛生監管體制等方面的配套改革。
而目前被寄望于打破壟斷的民營醫院尚難在核心領域與公立醫院競爭,核心就是醫生。對醫生的評級、科研經費分配以及服務定價,目前都是被行政所壟斷。行政資源都傾斜于公立醫院,即使目前政府可以給民營醫院一些特殊政策,但一旦拿走,雙方又將處于不公平平臺。
所以要成為一個行業監管者,政府仍舊需要放權,讓民營醫院和公立醫院真正公平競爭。與其討論醫保歸誰管,地方衛生部門不如踏實地執行醫改最初制定的方針,別讓類似高州醫院這樣“行政管制回潮導致腐敗”的事件再次重演。上一篇: 大批藥店,布局機器賣藥
下一篇: 江蘇省縣級醫院今年底全面終結以藥補醫
Copyright ? 2011-2025 江蘇省醫藥商業協會 版權所有
協會地址:南京市北京西路6號 郵政編碼:210008 電話:025-86617746 傳真:025-86635395
服務信箱:service@jspca.com.cn?蘇ICP備12070188號?技術支持: 微云科技?